院属各系(部)、各部门:
校报、校园广播、网络、宣传橱窗、黑板报等媒体是高校思想教育和宣传的重要阵地,担负着引导舆论、交流信息、弘扬新风、培育新人、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、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。也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;学校联系师生员工、海内外校友、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;展示我院对外形象和塑造学院品牌的重要窗口。宣传工作要坚持团结、稳定、鼓劲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。唱响和谐、发展主旋律,打好主动仗。
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的宣传工作,特提出如下意见:
一、进一步明确宣传工作的目标和任务
1.学院宣传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,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,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,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,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,牢固确立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、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宗旨。要紧紧围绕我院和谐、发展的主题,为学院的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、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。
2.学院宣传工作要认真研究民办高校(独立学院)开展宣传工作的规律和特点,把学院整体工作的共性和宣传工作的个性很好地结合起来,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很好地结合起来,力求贴近校园生活、贴近师生员工、贴近学校实际,努力体现时代性,把握规律性,富有创造性,提高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。
3.充分发挥宣传工作覆盖面广、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,打造校报品牌,增强发展实力。充分发挥校报、校园广播、网络等校园主导媒体的作用,促进校内报纸、广播、网络等多种资源的整合,做到资源共享。
二、不断提高宣传工作的水平和质量
1.加强学院宣传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建设。要合理安排人员分工,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专长。在科学分工的基础上,完善工作机制、优化工作流程、明确工作标准,做到岗位职责明晰,形成紧张有序的工作秩序、优质高效的工作质量、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。
2.加强宣传工作队伍建设。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,定期组织业务知识学习,开展经验交流,努力提高宣传工作的专业化水平。要充分发挥兼职人员和学生的工作积极性,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,不断壮大学院宣传工作队伍。
三、切实加强我院宣传工作的层级领导
1.学院对宣传工作实行宏观管理、分类指导、归口管理。
2.校报、校园网主页由学院分管领导牵头负责,学院办公室负责实施。建立高效的编审系统,确保发稿质量:①学院分管领导任总编(总审),应在第一时间定稿;②聘请学校中有一定编辑经验和文字能力、能把握政策方向、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各版编审(兼职),严格把关稿件质量。③建立三级通讯员制度,保证充足稿源。要采取措施,建立一支训练有素、精干高效的采写队伍。一是由班级宣传委员、通讯员组成的队伍,负责报道自身所属范围内的新闻动态,校报编辑部定期组织该层次通讯员的写作、采访培训。二是各部门的教职员工组成的教工通讯员队伍,报道所在单位各项新闻动态、工作情况及先进的人和事等。三是校报记者团和校报编辑人员组成的队伍,是新闻稿件的主要来源,直接对校报负责。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报的版面,栏目质量,提高发行水平,拓宽发行渠道,更好的为学院整体工作服务。
3.各系(部)的系(部)报、宣传橱窗、网页内容的发布和大型活动的户外宣传标语由所在系(部)专人负责,系(部)主任把关,重大活动的宣传内容报分管院长审批。
4.广播站、各学生社团的宣传活动由院团委、学生处负责把关。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和管理,特别是校外媒体在学院设立的记者协会。
5.招生、就业、考证、培训及后勤服务等信息的发布由所在部门负责,要认真核实信息内容,严防虚假不实信息在网页、橱窗中发布。
6.橱窗、宣传栏、海报的内容要科学合理、形式规范、版面设计丰富多彩,严禁在校内乱张贴。
请各系(部)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,贯彻落实本文精神,明确职责、分工到人,克服目前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,把我院宣传工作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。
中共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委员会
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锦洞路168号
邮编:510900
电话:020-87979913 传真:020-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:020-87979913 邮箱:zjxybgs@scauzj.edu.cn
招生电话:020-87983820;020-87979603;020-87975122; 020-37983879;020-87976783
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:020-87982606
版权所有: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
粤ICP备11088286号-3